清晨4点,随县殷店镇的楚北香菇木耳大商场灯火通明。菇农们开着三轮车、小卡车来往其间,操着各地口音的菇贩们在买卖区络绎,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菌香。这个华中地区最大的香菇买卖商场,日均买卖量达10万斤,见证着一个小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的富丽回身。
早在1990年,殷店镇椴木香菇就初具规划,但沿袭的仍是千年不变的椴木培养法,人均年增收缺乏千元。历经多年的开展,规划却仍然小而散,种类单一,效益低,还耗费了很多的森林资源。殷店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考证,决议引入袋料香菇培养新技能。
1995年,殷店镇组团分别到河南泌阳、西峡等地学习袋料培养技能,试种成功后在全镇推广,一起出台扶持方针,引导菇农规划化开展。“这种技能不只节约90%的木材,还能完成规划化出产。”殷店镇相关负责人回想道,当年试种的50万袋香菇,让第一批菇农户均增收8000元。
活跃引导之下,该镇菇农不断对袋料香菇栽培技能进行改善,活跃引入新种类。自此以后,该镇农人的人均年收入逐年上升,顺畅脱贫奔小康。
现在,袋料香菇渐渐的变成了大众致富的首要门道。在乡村,简直每家都种了香菇,少则两三千袋,多则一两万袋。

在塔儿山村,陈爱平缓她的老公像平常相同,熟练地采摘香菇。“咱们种了20多年的香菇,本年种了一万多袋,行情好的时分能赚十几万元。”她乐滋滋地说。

在随县军成菌业专业合作社香菇栽培基地,科技化的出产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咱们菇棚装备表里遮阴、风机排风、主动控温及水肥一体化系统,经过‘智能设备+大数据’实时调控温湿度、光照,长途操控完成24小时精准办理,提高香菇质量与口感。”返乡创业青年汤成在大棚外智能操控渠道前,现场演示长途操控香菇大棚。
近年来,殷店镇着力推动香菇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开展,沿随小路、牛程路建成两条标准化香菇工业带,构成规划化栽培格式。现在全镇香菇年栽培规划达1亿棒,建成10万袋以上栽培基地30余个,其间50万袋级4个,带动近万户农户参加香菇工业高质量开展,完成年产量12亿元,有用拓展大众增收途径。
3月17日,走进随州市万佳食物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10条加工出产线正将干香菇进行精选、分类、包装。公司负责人万闯介绍:“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品首要销往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达3亿多元,上一年出口创汇2800万美元。”

据介绍,万佳食物企业成立于2017年,是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主营香菇、木耳等农产品加工出口,建有2000平方米车间、3万立方米冷库,年加工食用菌3000余吨,带动周边300余人工作。

乡民刘秀华说:“我本年快70岁了,在这里剪了三年多的香菇腿,均匀一天有80多元的薪酬。我这个年岁在家门口能找个事儿做,还能把孙子孙女照顾着,挺不错的。”
据万闯介绍,该公司推广供应链办理,与随州及周边合作社、农户签定长时刻订单,预付定金支撑栽培,严控用药,实施一致收买、加工、包装、品牌、出售的“五一致”形式。
在镇域内,5栋万吨级冷库与5家菌种厂、800余台加工设备构成工业集群。“从菌种研发到冷链物流,咱们构建了完好工业链。”该镇党委书记王平介绍,“香菇工业带动近万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带动农人8000人次就近工作。”
3月17日清晨4点,气温低至零下3度,殷店镇楚北香菇木耳大商场却是摩肩接踵。“我早上3点多就来了,每天都有菇贩来这儿定点收买,底子不愁卖。”菇农周春意盘起了小账,从本年开市到现在,现已卖了2000多斤花菇,价值七八万元。

正在一旁检查香菇质量的贺秀君来自信阳。据了解,贺秀君一行七八个人,上一年9月就来到殷店镇“驻守”,就近收买,然后卖到本地万佳公司、河南或香港。

“楚北香菇木耳大商场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香菇买卖纽带,辐射随州周边城镇及周边城市。”商场负责人万道忠和记者说,“每年阴历9月至次年4月的买卖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菇贩驻点收买,日均买卖量8至12万斤。”

商场繁荣得益于完善的系统。为了便利菇农和菇贩进行香菇买卖,2003年,该镇出资200万元建设了一座4万平方米的香菇大商场,商场周围有60家香菇加工户,还配套有金融服务中心、电商直播间。
从“靠菇吃菇”到“点菇成金”,殷店镇用了30年时刻。“下一步方案开发‘才智菇市’渠道,完成买卖数据实时监控。”王平表明,“将经过全链条晋级、龙头引领、惠农机制创新和品牌赋能,把香菇转化为富民强镇的重要工业,将殷店打造成香菇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