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逛菜市场,您见过五颜六色的平菇吗?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的一帮大学生,就在他们的食用菌大棚基地里凭着自己的尽力给培养了出来。该基地负责人王冬冬和记者说,他们培养出来的五颜六色平菇,不仅仅具有观赏性,并且还能够食用。“大棚内的平菇都是咱们单独试验、培养、饲养而成,但凡出棚的平菇都被抢购一空。”王冬冬说,大棚每年可出产平菇约800公斤,能直接创收7000余元。
昨日上午,记者在河南科技大学周山校区操场邻近见到了这个培养出五颜六色平菇的食用菌大棚基地。据该基地的食用菌协会负责人王冬冬介绍,这个食用菌大棚大部分坐落地表层以下,只要棚顶部分坐落地表层以上,归于地沟式大棚。“尽管很粗陋,但里边出产的都是‘高科技’平菇,是咱们院系创业实践的乐园。”王冬冬说。
随后,记者在王冬冬的带领下进入了食用菌大棚,只见里边鳞次栉比地摆满了菌袋,几名大学生正在往棚里喷水以添加湿度。采访中,菌袋上粉色的平菇招引住了记者。“这是咱们自己培养的新种类,具有观赏性和食用性,并且比一般平菇口感更好,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此种类。”王冬冬和记者说。
据王冬冬介绍,食用菌大棚基地是2003年建成的,是由他们校园2001级学生石书强等7名同学每人入股400元,使用废旧大棚建成的。“食用菌大棚所出产的平菇是纯手工培养出来的。”王冬冬说,林学院食用菌协会现在共具有3个试验室(分别为标本室、试验室和培养室),他们在林学院侯军副教授的指导下,从平菇的制种、装袋、培养、采摘、出售等环节均由学生着手完结。
据了解,除了平菇的培养,大棚的建立也全由学生单独完结。王冬冬告知记者,这些建立大棚的许多资料都是他们从垃圾场捡来的。“上一年10月份时,为了节约开支,咱们协会几十人去邻近的垃圾场捡砖头,接连捡了几天才将大棚里边的地上铺满。”王冬冬说,类似于这样的工作,他们曾做过许屡次。
对此,河科大林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江波表明,食用菌大棚作为学院食用菌协会的创业基地,学生们能够将讲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还能获得必定的经济效益。“整一个流程做下来,大学四年需求学习的东西,都在食用菌大棚内学完了,并且学得特别厚实。”李江波说。
王冬冬也和记者说,食用菌大棚现在每年可出产800公斤平菇,按每公斤9元的价格出售,可卖出7000余元。“除去开支一个大棚每年能够赚取5000多元。”王冬冬说,这些钱完全能支撑起协会日常的菌种试验和开支。
据了解,现在他们的首要出售途径是向校外的饭馆、火锅店出售。“咱们会免费赠送给对方一些平菇。”王冬冬说,因他们培养的平菇无施加任何有机物、口感好,对方大多会自动与他们联络。“现在咱们正谋划扩建,争夺在5月份前再扩建2个大棚。”
习新常态执政之道新的“中拉时刻”国际最胖猫国产加密手机现役大将狼群袭人宁财神反击白岩松档案管理费将撤销女子公园放生剧毒蛇济南垃圾箱装温度表发改委前司长被查吉林粮产地遇旱情谈西藏开展堰塞湖险情根本免除